厦门大学凝聚态理论李运美课题组在自旋波拓扑领域取得新进展前言自旋波,或者磁振子,是磁性系统中自旋涨落形成的元激发。由于其波动性,可用来传输信息以及实现逻辑计算,具有面积小,无焦耳热等特点,相关的研究方向被称为磁振子学(magnonics)[1]。先前大量的工作一般利用静磁表面波模式(magnetostatic surface modes)...
8月18日,中国物理学会2023年秋季学术会议在宁夏召开,开幕式上举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颁奖仪式,我校365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_欢迎莅临陈焕阳教授因“在变换光学及其应用物理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荣获2022-2023年度“萨本栋应用物理奖”。陈焕阳教授(右二)中国物理学会2023秋季学术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旨在加强国内外物理...
寻找室温超导体一直是科学界的巨大挑战,其成功能为许多未来应用开辟道路。最近,人们发现了许多在超高压条件下具有高超导转变温度的氢化物,这为实现室温超导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对于实际应用而言,高压条件仍然过于极端。因此,人们提出了一种新思路,即通过利用硼、碳等轻元素掺杂或替代氢元素,以降低所需的高压条...
操控光子的自旋角动量实现对光量子态的调制,是量子科技、三维显示、生物成像等领域十分急需的战略性前沿技术。传统方法常需要引入偏振片和相位延时片等光学元件对光源进行相位调控,无法和现有的微电子技术兼容,不利于实现信息器件的集成和小型化。近日,厦门大学半导体研究团队康俊勇教授、张荣教授、吴雅苹教授为共...
2023年2月7日,Nano Energy期刊(IF=19.07)发表了我院蔡端俊教授课题组、康俊勇教授团队题为“Vertically Aligned ZnO Nanoarray Directly Orientated on Cu Paper by h-BN Monolayer for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针对多晶柔性衬底的半导体晶体生长难题,该论文提...